专业宠物知识与趣味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 宠物知识 正文

犬细小病毒治疗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lididi6 2025-04-22 23:21:00 宠物知识 3 ℃

常用的84消毒液、过氧乙酸、漂白粉上清液等均可将其有效杀灭。


消毒时,将消毒液按说明书配制好以后,对疑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场所,采取擦拭、喷雾或浸泡等方式,一般消毒作用30分钟左右,之后用清水(抹布、墩布)将残留的消毒剂除净,即可。只要操作规范,只需消毒一次即可将病毒全部杀灭

使用专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或者是使用专用消毒粉浸泡消毒。而且每天都要做,同时需注意通风。狗狗之前使用过的玩具衣服常用品等都需要丢掉,若比较贵重的可以使用消毒粉浸泡洗完之后拿去太阳底下暴晒消毒。当然有条件的狗主人也可以购买紫外线消毒灯消毒。

一,狗狗的细小病毒有什么症状?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该病的发生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只要是未进行过健康免疫的犬均可发生。临床所见以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得此病较多,病情也较严重。幼犬有的可呈现心肌炎症状而突然死亡。本病的另一个特点是纯种犬及外来品种犬比当地土种犬发病率高,并且死亡率也高。

症状 被细小病毒感染后的犬,在临床上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肠炎型:自然感染潜伏期为7天~14天,病初表现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食物,之后为粘液状及黄绿色液体。发病一天以后开始腹泻。病初粪便为稀糊状,随病情发展,粪便呈番茄酱色或咖啡色,味腥臭,排便次数不定,有里急后重的症状。血便后病犬表现为眼球下陷,鼻境干燥,全身无力,体重明显下降,同时伴有眼结膜、口腔粘膜苍白,严重的贫血症状,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肠内容物的毒素吸收中毒,直至休克、死亡。

血相变化: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下降,比容下降,白细胞减少。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的幼犬,病犬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短时间内死亡;有的病犬轻度腹泻后死亡。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以咖啡色及番茄色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血相变化,红细胞、血色素、比容下降,白细胞不高于日常值排出继发细菌性感染的情况下 ,特异性诊断法可以最后确诊。目前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研制的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盒可以进行最后的判断。

治疗 犬细小病毒病可早期应用特异性疗法进行治疗。目前国内已有多个科研单位研制出了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及犬细小病毒抗血清,临床上可以应用并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补液、止血、止吐、防止继发感染。可用糖盐水;止血敏、维生素K1、维生素K3;胃复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输血疗法对本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犬细小病毒必肠炎是由CPV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以剧烈呕吐、腹泻和发热为主的犬类传染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死亡以幼犬为最高。目前,尚无特殊治疗药物。试自制“白乌汤”进行治疗。收到极佳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剂 白头翁15克,乌梅15克、黄连5克、黄柏5克、郁金10克,诃子10克。

用法 上方加水1000克,煎数沸,取汤汁候温灌服,每日一剂。如病犬呕吐过于剧烈,可在灌服前2小时左右先注射胃复安注射液;如病犬脱水严重,应辅以输液治疗。

方解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从症状上看,是由热毒积于胃肠,侵扰血分所致。方中白头翁可清血分水热,止血痢;郁金破瘀行气,解胃肠瘀热;此两味药为主药。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为辅经;乌梅、诃子养血敛阴,防虚脱,为佐药。此方有清热、破瘀、止痢、敛阴之功效,极适合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治疗。

疗效 用此方为15个养犬户的18例病犬进行治疗,愈治15例,大多灌服3—5 剂痊愈。

二,狗狗得了细小病毒应该怎样防御

犬细小病毒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呈现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症状。本病常发生于幼犬。

一、流行特点

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RNA型。感染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尿液、呕吐物及唾液排出体外,污染食物、垫料、食具和周围环境。康复犬的粪便可能长期带毒。主要由于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通过消化道感染。此外,无临床症状的带毒犬,也是危险的传染源。断乳前后的幼犬对本病最易感,且以同窝暴发为特征。多为散发。在养犬比较集中的地方和规模养犬场更易发生本病的流行。

二、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有两种病型,即出血性肠炎型和急性心肌炎型。

1、出血性肠炎型:潜伏期7-14天。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3-4月龄乳幼犬最为多发。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腹泻、呕吐、沉郁、发热、白细胞显著减少的综合症状。病犬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呕吐,体质迅速衰弱。不久,发生腹泻,呈喷射状向外排出。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覆有多量粘液和伪膜,尔后粪便呈番匣汗样,发出特别难闻的腥臭味。病犬迅速脱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病犬因水、电解质平薄失调、酸中毒等,常于腹泻后的1-3天内死亡。体温升高至40-41℃,但也有体温始终不高的。有的病犬腹泻可持续1周多。血液学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尤其在发病后的第5-6天明显,常在3, 000以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100%和10-50%。

2、心肌炎型:此型多见于4-6周龄的幼犬。发病初期精神尚好,或仅有轻度腹泻,个别病例有呕吐。常突然发病,可视粘膜苍白,病犬迅速衰弱,呼吸困难,心区听诊有心内杂音,常因急性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死亡率为60-100%。

三、病理变化

1、出血性肠炎型:在小肠下段,特别是空肠和回肠的粘膜严重剥脱,呈暗红色;肠内容物中常混有多量血液。肠淋巴结肿大,由于充血、出血而变为暗红色。组织学检查时可见小肠粘膜上皮坏死和脱落,绒毛萎缩,隐窝萎缩或扩张,数目减少。肠上皮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

2、心肌炎型:心肌或心内膜有非化脓性坏死灶,心肌纤维严重损伤,常见出血性斑纹。心肌损伤部位的细胞内常见核内包涵体。

四、诊断

在本病流行区,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学变化特点,对出血性肠炎型一般可以作出诊断。但对初发病例,则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其中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搞体试验等。近年来,国内较多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来确诊本病。

诊断时,应注意与犬传染性肝炎、犬瘟热等相鉴别。

五、防制措施

1、发生本病后,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如及时隔离病犬,对犬舍饲具等用2-4%烧碱或10-20%漂白粉反复消毒等。

2、用犬五联疫苗进行预防注射,有法同犬瘟热。

3、在治疗上,可采取下列办法:

(1)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如大量补液、止泻、止血、止吐、抗感染和严格控制进食等。为了控制继发感染和纠正脱水,可用下列处方:5-10%葡萄糖注射液50毫升/公斤体重、氨苄青霉素1g、维生素C100毫升/公斤体重、地塞咪松5mg1支,混合后静脉注射。

(2)特异性疗法:犬用抗六联病毒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用法与犬瘟热相同。

(3)巴斯注射液0.2-0.4ml/kg肌注,一天2次;口服0.1-1.0ml/kg。

(4)犬病灵0.5-1ml/kg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天;口服1ml/kg,一天一次,连用3-5天。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